正文 第三十二章 不過一介匹夫
推薦閱讀:
〝〞更新最快的小說網,無彈窗!
原來人上了年紀會更易傷感,這是南墻最近才明白的道理。
近百歲的老神仙竟像孩子一樣,老淚涕零。馮老道拉著崔翁的袖管,怎么都不肯放開,南墻很想知道,兩人年輕那會有過怎樣一段交情。
世間離別大抵如此,一個依依不舍,一個非走不可。
“老道今年癡長九十有六,你我可還有相聚之時?”
“你這老賊忒也墨跡,怎么修了大半輩子道,末了卻修的像個娘們。”
老道支支吾吾,不知如何接話。
老人的徒弟臉上掛不住,干咳了兩聲。崔翁甩袖,大步流星向山下走去,“青山不改,綠水長流,老伙計,咱們……后會有……期”,一句話說到最后,聲音竟像是從幾里外傳來。南墻拉起小夢溪一溜小跑跟了上去。
謝桓陵與曹桓孫對視一眼,面露驚駭,“這老人家竟有縮地成寸的神通?”再回頭看時,自己師傅竟好像片刻就失去了所有精氣神。若不是知道老人早年曾有家室,兩人一定懷疑師傅有那龍陽之好。
“師傅……”
馮姓老道久久看著山路,長長嘆了口氣,“為師欠他的太多,今日下了山,怕是這最后一根脊梁……也要斷了。”
臨近山腳,有清泉自石澗流出,一襲青衣在水邊大石定住身形。他回頭望了望朦朧高峰。一雙眸子刺穿千丈云海,定格到山崖上的一道身影。后者背負雙手,斜倚一桿梨花大槍。嘴角微動,欲言又止。
青衣垂下頭,看著水中倒影,這兩日間,身形竟似駝了幾分,“形容枯槁無非如此。”自嘲一笑,老人撩起一捧水撲到臉上,疲態一掃而空,又將滿蓄銀絲攏向腦后,“三千煩惱,也終有解開的時候,你看,這世間哪有辨不明的恩怨?這樣的江湖,多好?”
老人又撩起一捧水,撲到臉上,水花濺起滿池漣漪,倒影竟似變得模糊,許是今日喝了太多酒,他有些癡醉。“這一閉眼,可不就是一甲子么,馮老哥?”
總章元年,冀北大旱,餓殍遍野,李績軍伐遼東,先登軍都統范沖過冀北強征軍糧,有馬姓農夫持叉立陌前。
“爾等也算秦王之師,怎這般糟踐百姓,那徐世績容你,我天策軍舊卒絕不容爾!”
……
那都統范沖惱羞成怒,當場就要左右斬了農夫,忽然有青衣少年一側冒出,傷了百十個健卒,擄走了農夫,范沖令先登軍兵卒追了數里,竟然一點線索沒有,此事后來還成了猛將范沖的笑柄。
在那數里外,少年摸出一只果子塞到嘴里,“拿叉的大哥,你挺厲害嘛,出場這么拉風,還以為是個高手,誰知道功夫這么……這么……稀松。”
“原諒我這人有點直接哈。”
“你怎么敢去找那么多人的晦氣?咕嘰……咕嘰……”
大漢渾身是血,喘了半天氣,“人都要活不下去,有什么不敢的。”
“這太平盛世的,怎么著了,就要死要活的。”少年反駁道。
大漢不屑一顧,“小兄弟,你功夫還不錯,就是混江湖還臉嫩了點?”
少年哼了一聲,低頭繼續吃著果子。
“十幾年前這里不是這樣的,秦王軍……也不是這樣,怎么剛過幾年安生日子,就又要打仗了!”大漢抱怨道。
“冀北大旱,褚相不是播了銀子?興洛,回洛倉都有調度糧食。”
“銀子?銀子哪能到百姓手里,糧食也進不了饑民的米缸!”
少年沉默了片刻,“拿叉的大哥,你就不怕死嗎?”
“哼哼”,壯漢躺在地上,卻使勁讓腰桿挺直,面露獰笑“老子造了三十幾年反……本以為……秦王……也不差這一次了!”
少年聽著農夫喊天子“秦王”,眉頭微微皺起,轉又看看他背上的一道道疤痕,終于沒有說什么。
“小子,甭為大哥擔心,大哥是個鐘馗老爺都不收的人,死人堆里爬過來的,命硬。”
少年展開眉頭,從懷里摸出個果子,在錦衣上擦了擦,“大哥,我請你吃果子,看在我救你的份上,給我講講唄。”
壯漢楞了半晌,緩緩拿起果子,平靜道“我父親是大隋監軍,十歲那年,大隋皇帝逼反了劉元近,我父母被劉賊斬了祭旗,我年幼,藏了一陣,躲過一劫。”壯漢頓了頓,“不到半年,王世充破了吳城,殺了劉元近……為了口飯,我進了淮南軍……”
壯漢嘴角輕扯,擠出一絲苦笑,“我年幼個矮,淮南軍不收我,我就白天跟在隊伍后面,晚上上山砍柴,早shàng拖著柴草送去營里,換軍爺們吃剩的米糠,那<!--中间广告位置-->時候覺得,嘿,什么時候能入了淮南軍,就闊氣了。”
“幾頓飯,你就給王世充賣了十幾年的命?”
壯漢神色一黯,“我幼時也上過兩年私塾,也知道幾分廉恥骨氣,你這種公子哥不懂,人到了餓的時候,什么狗屁道義,都比不上一塊番薯。我總歸是個粗人,沒大志向,王大帥替我報仇,我就當為他赴死。在我看來,這是最簡單的道理。”
“后來呢?”
“后來,淮南軍老底子被打光了,我成了做飯的役夫,再后來,替大帥擋了一箭,入了軍籍,再后來,因為有些蠻力,再加上學了點逃命的本事,就累計軍功當了個小軍官。”說到這里,壯漢神色激動,“你不知,當年我可是跟翼國公秦叔寶,盧國公程知節,郯國公羅士信,上國柱裴仁基,飛將單雄信都一塊打過仗的!你不知那時候有多痛快。”
“都說寧做太平狗,不為亂世人,其實能生在英雄并起的時代,不也是一種幸運。”少年喃喃自語,眼中滿是向往。
兩人相對無言。
少年率先打破尷尬,“后來,王世充死了,你卻還活的好好的。”話剛出口,自知失言,連忙閉上嘴。
大漢神色一黯,“大帥要當皇上,將軍們走的走……散的散。后來秦王大軍圍城,大帥要我去找竇建德求援,我沒用,突圍的弟兄們死傷大半,到了汜水關被竇老賊攆了出來。”大漢抹了抹嘴,“我遣散了兄弟們,自己回去領罪,誰知洛陽早已破城,大帥生死不知。秦將軍的斥候發現了我,念在舊交情分上,留我入了天策軍。”
“起初我入天策軍是為了打探大帥消息,后來慢慢發現,秦王的確是一代英雄,也難怪忠義如秦將軍都能誠心效命。也就漸jiàn淡了為王大帥報仇的念頭。”大漢心情漸jiàn平復,“再后來,天策軍滅了竇建德,我心愿已了,就向秦將軍請辭,來到這冀州……誰知直到今日,再見唐軍,竟也做起了欺壓百姓的勾當!”
“壯大哥,你可真是個……有故事的人……”
“本來沒想著今天能活著離開,誰知道今天見了你,滿肚子的話一股腦都抖露了出來。”
少年莞爾一笑,“壯大哥,還沒問你叫什么呢。”
大漢一愣,戲謔道:“小兄弟,你還真是雛兒,江湖草莽的,萍水相逢又被人四處追殺,我會告訴你名zi?”
少年哈哈大笑道,“受教了,壯大哥,小子博陵崔玄暐,天色不早,那我們就此別過。”說罷學著江湖人士,抱拳作別。
“慢著!”大漢緩緩站起“我雖不是什么好漢,卻不能被你個雛兒小覷了,老子姓馮,名三,軍中諢號‘瘋三郎’,今天相救之恩哥哥記下了,下次再見一定好好請你喝一壺。”
說罷,竟故作輕松率先轉頭離開。
少年崔玄暐靜靜看著他顫抖的離開,背影倔強。一如一甲子后的自己……
上元年間,高宗聽信讒言,下詔削去長孫無忌太尉官職,流徙黔州,并株連其宗族。有大漢著銹甲,提陌刀,跨駑馬入東都。一路沖殺入刑場。
“泱泱大唐,豈我馮三一人眼明乎?!”
大漢沖入刑場已是強弩之末,左右羽林衛無不側目,不忍殺害。
有掩面青衣人躍入刑場,擄走僅剩半條命的大漢,一如十數年前……
后來這位莽夫便住在了崔府,做了三年管事,再后來,東窗事發,他便換了身行頭,上了華山,再次相見又是三十載……
通天元年,契丹作亂,攻陷冀州,已知天命的兵部員崔外郎隨狄公入魏州御敵。冀州城外征戰十數日,戰況難分之時,有百名江湖俠士潛入冀州城,燒毀契丹大營糧草,敵兵不戰而潰。
亂軍城頭,已開始續須的員外郎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,盡管身披道袍,盡管滿頭銀發,盡管身形已撐不起寬大的道袍,他卻依然沖在眾人之前,如四十年前初見般倔強,如三十年前跨馬入東都般豪邁。
……
崔翁再次揉了揉眼睛,南墻拉著女娃已來到近前,“老頭兒,你跑這么快是要累死我們么”。
老人家避而不答。
南墻眼珠一轉,“我猜那老道士年輕時一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?”
小夢溪莞爾。
“哼,不過是個老匹夫。”崔翁扭頭向山下走去,口中喃喃自語:“有些人也許天生就上不了臺面,也許從來不知道天高地厚,也許混一輩子都混不來富gui,但若他心頭認定了道理,管你天王老子,管我力不能及,只管‘****娘的’。人間大風流,豈不該如此?”
~~更新最快的小說網,無彈窗!
原來人上了年紀會更易傷感,這是南墻最近才明白的道理。
近百歲的老神仙竟像孩子一樣,老淚涕零。馮老道拉著崔翁的袖管,怎么都不肯放開,南墻很想知道,兩人年輕那會有過怎樣一段交情。
世間離別大抵如此,一個依依不舍,一個非走不可。
“老道今年癡長九十有六,你我可還有相聚之時?”
“你這老賊忒也墨跡,怎么修了大半輩子道,末了卻修的像個娘們。”
老道支支吾吾,不知如何接話。
老人的徒弟臉上掛不住,干咳了兩聲。崔翁甩袖,大步流星向山下走去,“青山不改,綠水長流,老伙計,咱們……后會有……期”,一句話說到最后,聲音竟像是從幾里外傳來。南墻拉起小夢溪一溜小跑跟了上去。
謝桓陵與曹桓孫對視一眼,面露驚駭,“這老人家竟有縮地成寸的神通?”再回頭看時,自己師傅竟好像片刻就失去了所有精氣神。若不是知道老人早年曾有家室,兩人一定懷疑師傅有那龍陽之好。
“師傅……”
馮姓老道久久看著山路,長長嘆了口氣,“為師欠他的太多,今日下了山,怕是這最后一根脊梁……也要斷了。”
臨近山腳,有清泉自石澗流出,一襲青衣在水邊大石定住身形。他回頭望了望朦朧高峰。一雙眸子刺穿千丈云海,定格到山崖上的一道身影。后者背負雙手,斜倚一桿梨花大槍。嘴角微動,欲言又止。
青衣垂下頭,看著水中倒影,這兩日間,身形竟似駝了幾分,“形容枯槁無非如此。”自嘲一笑,老人撩起一捧水撲到臉上,疲態一掃而空,又將滿蓄銀絲攏向腦后,“三千煩惱,也終有解開的時候,你看,這世間哪有辨不明的恩怨?這樣的江湖,多好?”
老人又撩起一捧水,撲到臉上,水花濺起滿池漣漪,倒影竟似變得模糊,許是今日喝了太多酒,他有些癡醉。“這一閉眼,可不就是一甲子么,馮老哥?”
總章元年,冀北大旱,餓殍遍野,李績軍伐遼東,先登軍都統范沖過冀北強征軍糧,有馬姓農夫持叉立陌前。
“爾等也算秦王之師,怎這般糟踐百姓,那徐世績容你,我天策軍舊卒絕不容爾!”
……
那都統范沖惱羞成怒,當場就要左右斬了農夫,忽然有青衣少年一側冒出,傷了百十個健卒,擄走了農夫,范沖令先登軍兵卒追了數里,竟然一點線索沒有,此事后來還成了猛將范沖的笑柄。
在那數里外,少年摸出一只果子塞到嘴里,“拿叉的大哥,你挺厲害嘛,出場這么拉風,還以為是個高手,誰知道功夫這么……這么……稀松。”
“原諒我這人有點直接哈。”
“你怎么敢去找那么多人的晦氣?咕嘰……咕嘰……”
大漢渾身是血,喘了半天氣,“人都要活不下去,有什么不敢的。”
“這太平盛世的,怎么著了,就要死要活的。”少年反駁道。
大漢不屑一顧,“小兄弟,你功夫還不錯,就是混江湖還臉嫩了點?”
少年哼了一聲,低頭繼續吃著果子。
“十幾年前這里不是這樣的,秦王軍……也不是這樣,怎么剛過幾年安生日子,就又要打仗了!”大漢抱怨道。
“冀北大旱,褚相不是播了銀子?興洛,回洛倉都有調度糧食。”
“銀子?銀子哪能到百姓手里,糧食也進不了饑民的米缸!”
少年沉默了片刻,“拿叉的大哥,你就不怕死嗎?”
“哼哼”,壯漢躺在地上,卻使勁讓腰桿挺直,面露獰笑“老子造了三十幾年反……本以為……秦王……也不差這一次了!”
少年聽著農夫喊天子“秦王”,眉頭微微皺起,轉又看看他背上的一道道疤痕,終于沒有說什么。
“小子,甭為大哥擔心,大哥是個鐘馗老爺都不收的人,死人堆里爬過來的,命硬。”
少年展開眉頭,從懷里摸出個果子,在錦衣上擦了擦,“大哥,我請你吃果子,看在我救你的份上,給我講講唄。”
壯漢楞了半晌,緩緩拿起果子,平靜道“我父親是大隋監軍,十歲那年,大隋皇帝逼反了劉元近,我父母被劉賊斬了祭旗,我年幼,藏了一陣,躲過一劫。”壯漢頓了頓,“不到半年,王世充破了吳城,殺了劉元近……為了口飯,我進了淮南軍……”
壯漢嘴角輕扯,擠出一絲苦笑,“我年幼個矮,淮南軍不收我,我就白天跟在隊伍后面,晚上上山砍柴,早shàng拖著柴草送去營里,換軍爺們吃剩的米糠,那<!--中间广告位置-->時候覺得,嘿,什么時候能入了淮南軍,就闊氣了。”
“幾頓飯,你就給王世充賣了十幾年的命?”
壯漢神色一黯,“我幼時也上過兩年私塾,也知道幾分廉恥骨氣,你這種公子哥不懂,人到了餓的時候,什么狗屁道義,都比不上一塊番薯。我總歸是個粗人,沒大志向,王大帥替我報仇,我就當為他赴死。在我看來,這是最簡單的道理。”
“后來呢?”
“后來,淮南軍老底子被打光了,我成了做飯的役夫,再后來,替大帥擋了一箭,入了軍籍,再后來,因為有些蠻力,再加上學了點逃命的本事,就累計軍功當了個小軍官。”說到這里,壯漢神色激動,“你不知,當年我可是跟翼國公秦叔寶,盧國公程知節,郯國公羅士信,上國柱裴仁基,飛將單雄信都一塊打過仗的!你不知那時候有多痛快。”
“都說寧做太平狗,不為亂世人,其實能生在英雄并起的時代,不也是一種幸運。”少年喃喃自語,眼中滿是向往。
兩人相對無言。
少年率先打破尷尬,“后來,王世充死了,你卻還活的好好的。”話剛出口,自知失言,連忙閉上嘴。
大漢神色一黯,“大帥要當皇上,將軍們走的走……散的散。后來秦王大軍圍城,大帥要我去找竇建德求援,我沒用,突圍的弟兄們死傷大半,到了汜水關被竇老賊攆了出來。”大漢抹了抹嘴,“我遣散了兄弟們,自己回去領罪,誰知洛陽早已破城,大帥生死不知。秦將軍的斥候發現了我,念在舊交情分上,留我入了天策軍。”
“起初我入天策軍是為了打探大帥消息,后來慢慢發現,秦王的確是一代英雄,也難怪忠義如秦將軍都能誠心效命。也就漸jiàn淡了為王大帥報仇的念頭。”大漢心情漸jiàn平復,“再后來,天策軍滅了竇建德,我心愿已了,就向秦將軍請辭,來到這冀州……誰知直到今日,再見唐軍,竟也做起了欺壓百姓的勾當!”
“壯大哥,你可真是個……有故事的人……”
“本來沒想著今天能活著離開,誰知道今天見了你,滿肚子的話一股腦都抖露了出來。”
少年莞爾一笑,“壯大哥,還沒問你叫什么呢。”
大漢一愣,戲謔道:“小兄弟,你還真是雛兒,江湖草莽的,萍水相逢又被人四處追殺,我會告訴你名zi?”
少年哈哈大笑道,“受教了,壯大哥,小子博陵崔玄暐,天色不早,那我們就此別過。”說罷學著江湖人士,抱拳作別。
“慢著!”大漢緩緩站起“我雖不是什么好漢,卻不能被你個雛兒小覷了,老子姓馮,名三,軍中諢號‘瘋三郎’,今天相救之恩哥哥記下了,下次再見一定好好請你喝一壺。”
說罷,竟故作輕松率先轉頭離開。
少年崔玄暐靜靜看著他顫抖的離開,背影倔強。一如一甲子后的自己……
上元年間,高宗聽信讒言,下詔削去長孫無忌太尉官職,流徙黔州,并株連其宗族。有大漢著銹甲,提陌刀,跨駑馬入東都。一路沖殺入刑場。
“泱泱大唐,豈我馮三一人眼明乎?!”
大漢沖入刑場已是強弩之末,左右羽林衛無不側目,不忍殺害。
有掩面青衣人躍入刑場,擄走僅剩半條命的大漢,一如十數年前……
后來這位莽夫便住在了崔府,做了三年管事,再后來,東窗事發,他便換了身行頭,上了華山,再次相見又是三十載……
通天元年,契丹作亂,攻陷冀州,已知天命的兵部員崔外郎隨狄公入魏州御敵。冀州城外征戰十數日,戰況難分之時,有百名江湖俠士潛入冀州城,燒毀契丹大營糧草,敵兵不戰而潰。
亂軍城頭,已開始續須的員外郎又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,盡管身披道袍,盡管滿頭銀發,盡管身形已撐不起寬大的道袍,他卻依然沖在眾人之前,如四十年前初見般倔強,如三十年前跨馬入東都般豪邁。
……
崔翁再次揉了揉眼睛,南墻拉著女娃已來到近前,“老頭兒,你跑這么快是要累死我們么”。
老人家避而不答。
南墻眼珠一轉,“我猜那老道士年輕時一定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?”
小夢溪莞爾。
“哼,不過是個老匹夫。”崔翁扭頭向山下走去,口中喃喃自語:“有些人也許天生就上不了臺面,也許從來不知道天高地厚,也許混一輩子都混不來富gui,但若他心頭認定了道理,管你天王老子,管我力不能及,只管‘****娘的’。人間大風流,豈不該如此?”
~~更新最快的小說網,無彈窗!
本文網址:http://book.ek21.com/book/2613/1147002.html,手機用戶請瀏覽:http://book.ek21.com享受更優質的閱讀體驗。
溫馨提示:按 回車[Enter]鍵 返回書目,按 ←鍵 返回上一頁, 按 →鍵 進入下一頁,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。章節錯誤?點此舉報